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帝釋所問經講記

愛與恨
「世尊!是什麼引起嫉妒與慳吝?我們要去除什麼才能免於它們?」

佛陀回答:「噢!天神之王!嫉妒與慳吝是由貪愛與嗔恨的對象所引起,如果沒有這種對象,就不會有嫉妒與慳吝。」

如佛陀所指出,要停止受苦就要去除其因,而引起人類不快樂的,就是貪愛與嗔恨。就像治療疾病一樣,良醫會找出病因並去除它。

貪愛的對象是讓我們高興的眾生或無生命的東西,像是男人、女人、影像、聲音、等等;而嗔恨的對象就是那些讓我們不高興的東西。我們嫉妒某些不喜歡的人,因為他們擁有價值連城的物品。當我們不要別人擁有屬於我們的事物,惡意折磨我們。所以嫉妒與慳吝根源於嗔恨與珍愛的人或物。常常我們恨的人是我們嫉妒的對象。不過,假如勝過我們的人剛好是我們所愛的,那就不會引起嫉妒反而是歡喜了。比父母更優秀的孩子,不會引起父母的嫉妒,相反的,父母以孩子的卓越特質為傲。

慳吝的人不想別人擁有他所擁有的那種財富,以及使用它的財產,甚至與他朋友交往的機會。所以善嫉的男人和女人,當配偶與異性太親密時對他/她皺眉,有時甚至朋友間的談話也不行。簡言之,慳吝是過度佔有欲的傾向,反對別人與他珍愛的事物的任何親
密接觸,因此慳吝是根源於貪愛與瞋恨的。
欲望是貪愛與瞋恨的原因
    帝釋接著問貪愛與瞋恨的原因是什麼?佛陀說欲望是貪愛與瞋恨的原因。這裡佛陀所指的欲望不是善欲,而是與快樂及渴求的貪欲(tanhā chanda)。 

欲望有五種:
1.  永不滿足地去尋找感官對象的欲望。這是人們一生汲汲營營至死方休的背後驅動力量。
2.  永不滿足地去得到感官對象的欲望。當一個欲望實現了,另一個欲望又生起,就這樣貪得的動力永不停止。怪不得百萬富翁也還渴望更多的財富與金錢,而不滿足於他們已經擁有的。
3.  永不滿足地去享用各種感官對象和物質產品的欲望。人們喜歡表演、歌曲……等等,永不厭倦享受這些事物。
4.  永不滿足地去儲存金、銀……等等的欲望,或者以各種方式積聚錢財,以便緊急時使用。
5.  有些人有給他們的追隨者或僱員金錢的欲望。
這五種欲望導致貪愛與瞋恨。那些滿足我們欲望的事物和眾生也引生出貪愛,而那些阻礙我們欲望的則引起瞋恨。

    帝釋於是再問佛陀關於欲望的起源。佛陀回答欲望是由推尋(vitakka 尋、discursive thinking)所引起。根據注釋書,
尋的意思是思考與決定。尋有兩種:一種基於欲望,另一種源於觀點。換言之,當你關注一個感官對象或人或其他眾生時,你思考並決定那是令人愉快並值得擁有的。所以,假如你在看、聽……等等的瞬間沒有正念,你想了並決定,這心理動作引致渴望與貪執

    接著帝釋問佛陀關於「尋」的起因。佛陀回答尋是因為感知,而感知傾向於擴大或擴散(papañcasaññā,迷執想)。這種感知有三種:渴愛(tanhā)、慢(māna)和邪見(diṭṭhi)。如同小幅照片可以放大一般,每一心中影像或想法會自行膨脹。一個不具足正念的人,往往成為這種放大膨脹的犧牲品。因為他的渴愛、慢或邪見,而擴張了他的感受到與記憶中的每一感官對象

摘自  馬哈希(Mahāsi Sayādaw)尊者《帝釋所問經 》講記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風動石 - 世法經講記

智者的特質

對於那些多聞和明智的人,即聖人,如果得到餽贈及利得,他們思惟無常、苦與無我,及不斷變化和毀壞的本質,並不為所動。他們有正確的思惟,所以當餽贈和利得丟失或毀壞時,他們有正確的了解。這是凡夫和聖人之間反應的差異,聖人完全具備佛學知識(聖教之聞),同時透過禪修,他已經自己領悟到無常、苦與無我整個現象的本質。這種領悟是因為他在實修上的智慧,不要說聖人,甚至善知識(kalyāna puthujjana)(虔誠的人)也具備聖教之聞及證悟的智慧,事實上,那些虔誠及尊貴的善知識屬於由聖人所領導的團體,且即使是一個剛剛聽聞和接受佛陀教誨的人,都應該被稱為佛弟子。

思惟於利得與損失
因此,佛陀的弟子應該思惟餽贈及利得的無常,以及財富與榮華所伴隨的煩惱。在這裡,煩惱不涉及身體的不適和病苦,乃涉及從享樂所造成的錯覺,和分別從利得與損失中所引發的痛苦與悲傷。這裡所說的苦有三種:行苦(sankhāra dukkha)、壞苦(viparināma dukkha)、間接的苦(pāriyāya dukkha)。行苦是無常、發生不愉快的事件以及人完全無助的結果,利得是容易被毀壞的,這樣易毀壞性是令人不愉快的、不可意的。這就是苦,或行苦。第二類,壞苦,是人已經獲得的東西,由它的改變與毀壞所引起。如果不繼續得到這事物,或如果已經得到或獲利的事物丟失或毀壞,也會發生這樣的苦。間接的苦,事實上列入第二類,因為它涉及到苦的原因。因此,獲取事物的人應該思考事物的無常和敗壞,並思考這些事物的主人也是會死的。這才是正確的思惟。

如果一個人這麼做,他將不會被歡樂淹沒,不為可能獲利而沾沾自喜。「有正確思惟的人,喜悅感很快就會消失,不會長期存留。」佛陀如是說。同樣的,正確思惟的人,心中的悲哀將是短暫的。這樣人們會說,利得來就來,去就去。情況有利,更多的事物可能會來。他們會想:
我生不帶來什麼, 
現在無論我有什麼,我已足夠。
他們也會思考的一切事物終究敗壞的本質。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當陶鍋掉到地下時會碎裂,但金屬鍋則不會。人們應考慮到事物的本質,用平靜心去接受結果。然而,有這種例子,老年人氣年輕人打破東西,這些老人們往往沒有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即使哀悼它,破碎的東西也不能再成為一個整體。因此,我們應始終思考事物無常和易敗壞的性質,並以包容的態度接受其後果,巴利文叫作:明智作意或正思惟(yoniso- manasikāra)。

當事情發生時,人們可以懷著領受及包容的態度,他們將不會因損失而遭受很多痛苦。如此凡夫的痛苦會減少;須陀洹和斯陀含的痛苦是更少的,對阿羅漢而言一點也沒有痛苦。可以控制心靈超越財富的得與失,這樣的人會有充裕的時間來獲得平穩的精神狀態。當人們獲利時,藉著那心理狀態,他可以驅逐欣喜與占有的心。以同樣的方式,當一個人面對損失時,他可以覺知到沮喪並驅逐它,在所有這些沮喪出現時,它會很快消逝,而且將會有平和的心情。佛陀說,一個人不為利得而高興,且不為失敗而悲傷,他將不會貪圖利得或因損失而感到垂頭喪氣,這樣的人會做自己該做的事禪修。


摘自  馬哈希(Mahāsi Sayādaw)尊者《風動石-世法經 》講記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轉法輪經講記

通智的生起

中道也能引生通智(abhiññāa savattati)。通智(abhiññāa)和「眼」(cakkhu)、「智」āa)類似,但其作用較顯著,所以分開來說明。由於通智,或者說,由於內觀之道和聖道,禪修者能證見四聖諦。內觀之道引生內觀智(vipassanāñāa),修得觀智之後,行者將能了知四聖諦──事實上,這裡的內觀道只直接證見「苦諦」,或說禪修過程中被觀照到的五取蘊。

每次如實觀察名、色(苦諦)為無常、苦、無我之時,貪愛和執取就沒有機會生起,如此,便從「愛」和「取」解脫出來。這叫作「斷現觀」(pahānābhisamaya),即透過斷除的方式而非證悟,來了知「苦因〔=集〕」(dukkhasamudaya)
每次觀察名、色時,禪修者就遠離無明(avijjā),因如是遠離無明,他暫時遠離「行」與「識」之苦。這是苦的暫滅,叫作「彼分滅諦」 (tadaganirodhasacca,關於彼分滅的真理)。在每次觀察時,行者能證得此暫時的苦滅,但是此「彼分滅」並不是觀察的所緣。

  每一個觀照心都在修習以正見為先導的內觀道,這叫作「修現觀」(bhāvanābhisamaya),即藉由修行而了知「內觀道諦」(vipassanām aggasacca,關於內觀道的真理)。行者並非在觀察名色的當下了知「道諦」,而是在修習內觀之後,藉由省察反思而了知。因此,如上所示,在觀察名色而直接了知苦諦時,也能同時了知其餘的三個聖諦。這就是藉由內觀而知四諦的方式。因此,佛陀說:中道能引生四諦的通智(abhiññā)

再者,當觀智完全成熟後,中道也將引生「聖道智」,證得涅槃。這時,聖道智會以相應的方式證得四諦。也因此,佛陀說中道能生通智。

涅槃的證得

最後,中道或說八聖道,會導向涅槃 (nibbāna savattati) 。涅槃的體證,就是藉由阿羅漢道智(arahattamaggañāa)而現觀四聖諦。因為涅槃是努力想從輪迴解脫的人的終極目標,所以世尊再次地提到它。

藉由修習八支聖道,禪修者將以聖道(ariyamagga) 證悟四聖諦;最後,藉由阿羅漢果(arahattaphala)證得涅槃。如此體證涅槃之後,阿羅漢在般涅槃時的最後一個心識剎那,將不會引生新的一生,一切苦就此徹底止滅。如此,八支聖道能導向涅槃──苦的止息。
在此,將實踐中道所獲得的利益摘錄於下:
l 遠離欲樂的沉迷。
l 遠離苦行。
l 遠離兩個極端、錯誤的道路。
l 中道即是正道。
l 修習中道,能長養內觀,體證涅槃。
我們已說明遵循中道所帶來的利益。這些利益,是努力想從輪迴解脫的人們的目標。除此之外,他們不需要任何事物。

現在,我們還需要知道「中道」是指什麼。為了解釋「中道」,佛陀按照當時的傳統慣例,先提一個問題:
Katamā ca sā, bhikkhave, majjhima paipadā
Tathāgatena abhisambuddhā -- cakkhukaraī,
ñāakaraī, upasamāya, abhiññāya,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vattati?
諸比丘!什麼是世尊所現證,能生眼、生智,且能導致寂靜、通智、等覺、涅槃的中道?佛陀自己給了答覆:
Ayameva ariyo aṭṭhagiko maggo, seyyathida -- sammādiṭṭhi, sammāsakappo, sammāvācā, sammākammanto, sammā-ājivo, sammāvāyāmo, sammāsati, sammāsamadhi. 

中道就是八支聖道(世尊指出,八正道就好像是用手指頭指著可見的東西一樣,或像將東西握在手掌中一樣),也就是:
l sammādiṭṭhi  正見
l sammāsakappo  正思惟
l sammāvācā  正語
l sammākammanto  正業
l sammā-ājivo  正命
l sammāvāyāmo  正精進
l sammāsat  正念
l sammāsamadhi  正定
這些即是八支聖道,亦即中道。它們為如來所完全了知,能夠生眼、生智,引向寂靜、通智、等覺與涅槃。

摘自  馬哈希(Mahāsi Sayādaw)尊者《轉法輪經講記》

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就在今生

禪修的基本指導---()
小參的步驟--()
       在密集的毗婆舍那禪修期間,應儘可能地經常進行個人小參,最好每天都有。小參有正式的結構,行者依下列方法表達自己的經驗後,老師會針對個別的細節提出問題,之後再簡要地給予評論與指示。

        小參的步驟相當簡單,要能在十分鐘內表達自己禪修時的精華。把它當作是在報告對自己所做的研究,這實際上即是毗婆舍那。試著遵循科學界使用的標準:簡潔、精確且嚴謹。

    首先,報告最近二十四小時內,花在坐禪與行禪的時間各有多少。如果對此相當誠實坦白,便可以顯示出對修行的誠意。其次,描述坐禪的情況。無須詳述每次的坐禪,如果坐的情況類似,可將其特色合併在一起做綜合報告。試著描述一次或多次最清楚的坐禪細節。從禪修的主要目標---腹部的起伏開始報告,之後再加入其它於六根門生起的目標。

    描述完坐禪後,才進入行禪的報告。在這裡只要直接敘述與行禪活動相關的經驗,不要像報告坐禪那樣的報告一糸列的目標。如果在行禪中使用三分法:提起、推前、放下,報告時就應試著報告每一分法中的經驗。

出現什麼?如何觀照它?它又怎麼了?
    
    這一切目標,其實包括任何禪修目標。請以三個階段來報告自己的經驗。第一、確認出現什麼;第二、如何觀照它第三、察覺、感覺或瞭解了什麼,也就是說當觀照時,發生了什麼事。

    讓我們以主要目標---腹部起伏活動為例,第一件要做的事,是識別腹部上升過程的生起:「上」出現。其次,要去觀照它,並在心中做標記---觀照它「上」。

    第三階段是描述「上」怎麼了?觀照「上」時,這是我的經驗,我所感受到的不同感受覺,也就是當時那些感覺的變化。

    然後以同樣的三階段描述法繼續小參,報告「下」的過程,與坐禪時生起的其它次要目標。先報告目標的生起,描述如何觀照它,敘述接下來的經驗,直到目標消失或注意力移至他處。

    或許打個比方會有助於明瞭。想像我正坐在你面前,突然間我向空中伸出手並張開手掌,以便讓你看到我握著一顆蘋果。你將注意力轉向蘋果,你識別它,並(由於這是個比擬)對自己說「蘋果」。現在,你繼續識別蘋果是紅的、圓的且富有光澤。最後我慢慢握拳,蘋果便消失了。

    如果蘋果是禪修的主要目標,你要如何報告關於蘋果的經驗?你會說:「蘋果出現,我觀照它:“蘋果、蘋果”;我察覺它是紅的、圓的且富有光澤;然後蘋果慢慢地消失

    因此,你會對有關蘋果做出三個階段的精確報告首先,當蘋果出現的刹那,你能察覺到它接著,將注意力移到蘋果,並辨別它是什麼,由於你以蘋果為「禪修」的目標,你特別精進地在心中標記它第三,你繼續注意蘋果,並識別它如何從你的覺知消失

    這三個步驟與實際毗婆舍那禪修,所必須遵循的步驟相同;不同的當然是,你所觀照與報告的是腹部起伏的經驗。一個告誡:你觀察那虛構蘋果時的任務,不要延伸到揣想其多汁的樣子,或想像你正在吃它 ! 同樣地在禪修小參中,你的描述必須限制在直接的經驗,而非你對目標的揣測、想像或你所認為的

       你會發現:這種報告方式,其實是實際毗婆舍那禪修時,該如何運作正念的一種指引因此,小參有助於禪修。它除了是接受老師指導的機會外,還附加了更深一層的動機行者通常會發現被指示做這類報告,對自己的禪修有激勵的效果,因為這樣的要求,所以行者會儘可能清楚地專注於自己的禪修經驗

    摘自 緬甸 班迪達禪師 著《就在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