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

帝釋所問經講記

克服渴愛
    在看的瞬間,人只看到可見的影像,但之後的想法帶進了渴愛、慢和邪見。渴愛讓影像變得令人愉快並放大之,慢與邪見也一樣地發生。所以後來,每次回憶看到的那片刻,引起思考與決定(尋),從而導致欲望,於是欲望引起貪愛與瞋恨,而讓人成為嫉妒和惡意的犧牲品。這就是人類挫折與受苦的原因。

    回應帝釋的要求,佛陀解釋了克服渴愛、慢和邪見的做法。佛陀說,有兩種令人愉悅的感受(somanassa vedanā,悅受)和兩種令人不愉悅的感受(domanassa vedanā,憂受)。我們該擁有的令人愉快和不快的感受,和我們該避免的令人愉快和不快的感受,還有當我們既非快樂也非不快樂的中性感受(捨受),這也有兩種。
    假如悅受、憂受或捨受會引領至善的心識狀態,要心懷之;假如引領至不善的心識狀態,則應避免。注釋書描述這教導為聖道(the noble path)上的內觀修習。

佛陀教誨的巴利經文可以翻譯如下:

   「帝釋,我教你兩種令人愉悅的感受:該依止的令人愉悅的感受該避免的令人快樂的感受。假如你知道一種令人愉悅的感受會發展出不善的心識狀態,而阻礙善的心識狀態,你就不該懷有這樣的感假如你知道一種令人愉悅的感受有助於發展出善的心識狀態,並礙不善的心識狀態,你就該心懷這樣的感受。令人愉悅的感受有兩種:一種與思考和想法綁住,另一種是與這些心理活動不相連。其中與思考和想法不相干的令人愉悅的感受相較之下優越得多。」
  
悅受與不善的想法
    引起不善想法的悅受,是根源於感官的事物。大多數人會全心投注於諸如性和食物等事,假如得到想要的,他們就欣喜。然而,他們的欣喜引致更多欲望。
    所以對許多人而言,他們所謂的愉悅是基於欲望。假如這欲望不能實現,他們就挫折而不樂。這意指不善想法的浮現,帶來渴愛、慢和邪見的擴張。我們應該避免的悅受在《中部》(Majjhimanikāya)的《六處分別經》(Sāḷāyatanavibhaṅga Sutta)有提到。此經把感官對象與人類住宅作連結比喻,因為它們把人們限制住了。人們因為與感官對象接觸,或經由回憶這種接觸而得到快感。悅受共有六種,分別根源於六塵與其所對應的六根門。

    要避免不善的悅受,就要在看、聽……等等當下保持正念。假如感官的想法引起快感,禪修者必須標記並排除它們。但是初學者很難跟隨並標記所有心理活動,所以他從觸的目標開始,逐一了解四大元素:硬度、黏性、溫度和移動(pahavī 地、āpo 水、tejo 火、vāyo 風)。

    佛陀在《念處經》(Satipatthāna Sutta)裡說:「當走路時他(禪修者)知道『我在走路』(Gacchanto vā gacchāmītipajānāti)」。這句話指的是清楚認知堅固和移動(vāyo 風)。而當他標記走路時,禪修者也同時知曉腳與身體的硬與軟(pahavī,地),熱與冷(tejo,火),和重與濕(āpo,水)。雖然水元素(āpo)是無形的,它可以經由與其他綁在一起的元素接觸而被知曉

我們仰光禪修中心的禪修者,從腹部的觸與移動開始,這是坐姿時最明顯、最容易標記到的。腹部的緊與移動是風元素(vāyo)的特徵。他們練習標記(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腹部的起與伏。這練習已經幫助許多禪修者進入內觀,並且在聖道(holy path)上達成顯著進步

一開始時,禪修者持續注視腹部的起與伏。在如是專注的當下,他注意到任何正在發生的心理現象。一種愉悅的感受可能生起,但是一旦被標記就消失,假如禪修者繼續觀察起伏,這就通常不會造成干擾。當佛陀提到不善的愉悅,指的是我們該專注在名法與色法以排除感官上的愉悅,假如這種愉悅生起,我們應標記並立即排除之
  
摘自  馬哈希(Mahāsi Sayādaw)尊者《帝釋所問經 》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