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3日 星期二

轉法輪經講記

正語之道                                       



                 諸比丘!什麼是正語?即不說謊( 妄語,musāvāda)、不誹謗(兩舌,pisuavācā)、不粗語辱罵(惡口,pharusavācā)、避免輕浮或無利益的言談(綺語,samphappalāpa)。諸比丘!不造作這四種不善的言談,就叫作正語。

   在佛陀的這個定義裡,不造作或避免不善語即構成「正語」。因此,應記得,當某情境讓人想說謊、誹謗、辱罵或說無益的言談之時,我們若克制自己不那麼做,就是在實踐「正語」。

事實上,「正語」是「正語離」(sammāvācā virati),屬於五十二個心所(cetasika)當中的「三離心所」之一。當一個人不說妄語等之時,他的言談就只會是真實、和善、有利益,能夠促進和諧的正語。這裡的重點是,「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就是持守戒律的善行。若人持守五戒、八戒或十戒裡的「不妄語戒」,他就必須同時避免兩舌、惡口、綺語這三個不善口業。

另外,在見、聽、嗅、嚐、觸、知之時,若能夠觀察這些感官現象的無常、苦、無我本質,那麼,能引發不善口業的煩惱就不會生起。這是藉由內觀而暫時地捨離隨眠煩惱(anusayakilesā)。當內觀智(vipassanāñāa)獲得充分發展時,行者就會藉由出世間的聖道智證得涅槃。在證聖道的剎那,不善邪語就會因出世間道的「正語離」(心所)而完全被斷除。

    因此,《清淨道論》說,預流道(sotāpattimagga)即第一個道,去除「妄語」;第三道的阿那含道(anāgāmimagga),去除「兩舌」和「惡口」。這裡所謂的「語」、「說話」去除「兩舌」和「惡口」。這裡所謂的「語」、「說話」(vācā),是為「思」(cetanā,意願、意志)所策動的(有時候,未伴隨思而起的非故意惡口,也是可能有的)

    至於第四阿羅漢道(arahatta magga),則斷除「綺語」、無益的閒談。(應知道,會令人投生惡趣的妄語、惡口、兩舌、綺語,則已被「預流道智」斷除。)循此可知,當行者證得四個出世間道之時,才算圓滿正語之道。
將要點摘錄於下:
l 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即是邪語。
l 不作邪語,就是正語。

正業之道

                諸比丘!什麼是正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行淫。諸比丘!避免上述三種不善身業,即是正業。
    依佛陀所給的這個定義,不行三種不善身業即是「正業」。循此而言,當遇到讓人想殺生、偷盜、行淫的情況時,如果克制自己,不去造作它們,這即是「正業」的實踐。又譬如,只是嚇走在咬你的蚊子而不殺它,這也是正業。至於不偷盜、不行淫等,也應該如此理解。

在此應解釋何謂「邪淫」。有二十種女性,任何男性都不應與之發生性關係。詳細地說,若男性和以下的女性發生性關係,便構成邪淫:在父親、母親、〔父母親、〕兄弟、姊妹、親戚、宗族長輩或同參道友監護下的少女、已婚女子以及已訂婚的少女;已婚或訂婚的女子,若和其他男子有性關係,也構成邪淫。能避免如此的不善業,即是正業。摘錄所述要點:
l 殺、偷、邪淫是不善業;
l 避免此不善業即是正業。  
 我們應藉由持戒,以修習正業之道;也應修習內觀直到證得四聖道(出世間道),以圓滿正業之道。

正命之道

藉由三不善身業或四不善語業以謀求生計,就構成「邪命」。相反地,在謀生之時不做這些不善業,就是履踐正命之道。
諸比丘!什麼是正命?在此教法中,聖弟子避免錯誤的謀生方式,而以正確的謀生方式度日,這就叫正命。

  邪命就是依靠殺、偷等不道德、不良善的方式謀生。三不善身業和四不善口業,如果未被用於謀生,算是邪業(micchā kammanta)和邪語(micchāvācā),而不構成「邪命」。比如,因瞋恚殺死蒼蠅、蚊子、昆蟲、或敵人,這算是不善業,但不是邪命。
然而,為了買賣或自己食用,而殺死如雞、鴨、豬、羊、魚的動物,這肯定就構成「邪命」。一般而言,偷盜和強劫是因經濟因素而起,所以這些會被當作邪命;但如果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報復或習慣使然,這些行為就屬於邪業。邪淫通常與謀生無關;然而像唆使女性使她們墮落從事性交易,這當然是「邪命」。

若不是因於經濟因素,說謊就只是邪語;但在商業買賣或法庭上說謊,這就是邪命。同樣地,兩舌若不是因經濟因素而起,就只算是邪語。當今的生意人普遍以不實的指控,來毀謗同行競爭對手的信譽,因為這種妄語和生意有關,所以是邪命。
惡口或辱罵很少在生意買賣中出現,因此通常只是邪語。至於現代某部分的小說、故事、戲劇、電影,其實也可以認為是邪命的工具。這類(藉由殺、偷、妄語的)錯誤的謀生方式,喪失正直的人所堅守的道德原則。
摘自  馬哈希(Mahāsi Sayādaw)尊者《轉法輪經講記》